1、肆意申请不上征信网贷
现在流行的手机APP贷款、网络小贷等,有些是不上征信系统的,很多客户就开始肆意申请贷款了;
但有些“行为”会被大数据记录在案,如果申请太多,可能会被怀疑借款用意,拒贷就在所难免了。
2、习惯性逾期
有些人总喜欢逾期一两天,不等着客服催,心里就不爽,信贷经理也会常提醒客户按时还款,他们就是不听,于是这些逾期;
不仅要被罚高额利息,还可能会引起那些借款平台的担心,因此会降低你借款的额度,还可能拒贷。
3、个人征信短时间内被查询很多次
你想申请一笔贷款,可你怕在一家银行申请有可能通不过,于是在多家银行或贷款机构申请,我想不少人都这么干过。但是,这种申请的方式是比较盲目的,很容易导致你进入“灰名单”。
4、资料涉嫌虚假
一些人明明是“小员工”非得把自己写成“公司总裁”,或者直接提供虚假信息,认为信审查不出来,还能提高贷款额度,
然而借款机构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你提交信息的真假,如果被发现造假,可能会被这些机构终身秒拒。
所以,乖乖填写真实资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5、有骗贷倾向
当然,你可能并不想骗贷,但大数据会分析你的行为,解读出一些倾向
例如,提交资料虚假、用途不符合、手机号未实名认证、手机号使用时间短于3个月,都可能被认为放款风险系数高。
6、有高利贷历史
一些申请人曾有借过高利贷历史,即使现在如数还清,也会被金融机构重点考察。
这些借高利贷的人一般都是走投无路或者涉及黑社会背景的人才会使用的借款手段。无论还清与否,都会有风险。
征信“灰名单”其实就是银行和贷款平台判定用户是否为高信贷风险的用户的一种统称,并不是正意义上的一份名单,但是对我们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所以,一定要远离以上6种行为,在正规贷款平台或银行申请,方能顺利下款。
Post Views: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