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错误的金钱观教育
1、随便买
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哪怕是经济能力不允许,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因为在家长眼中,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但这却让孩子无法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当然也就不懂得珍惜。
2、哭穷
家长平时的生活总是非常节俭,他们总是告诉孩子,因为比别人家穷,所以孩子必须更加努力,这样才能改变生活。但是这不仅给孩子带去了无形的压力,更是会加深孩子对金钱的渴望,甚至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
3、把金钱当做对孩子的惩奖手段
孩子做了一件家务活,家长就会奖励五块钱,孩子考试一百分,家长就会奖励一百块钱……也许这能激励孩子,但是却会让孩子养成等价交换的概念,在生活中变得唯利是图,不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正确的金钱观选择
1、让孩子知道钱从何而来,知道赚钱的不易,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为他们制造一些赚钱的机会
一位泰国妈妈,讲过自己的育儿经:
五岁的儿子不愿意起床上学,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两人一起去捡瓶子卖钱。两人一路走一路捡,走了很远,终于捡满了一袋子塑料瓶,但最后却只换来了2泰铢(约4角人民币)的酬劳。
这时,孩子饿了,他想吃烤肠。妈妈说:“一根10铢,你钱够了就买。”孩子看看钱,小声说到:“不够。”
孩子渴了,想吃雪糕。妈妈说:“一支5铢,你钱够了就买”,孩子还是摇了摇头:“不够。”
孩子累了,想坐公交车回家。妈妈说:“车票要10铢,你钱够了就坐。”孩子轻声嘀咕着:“还是不够。”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但他对妈妈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我明天要上学。”第二句:“妈妈,挣钱真不容易。”
如果不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花钱的容易,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你的血汗钱是怎么来的。
2、学会给孩子零花钱,交他们合理使用金钱
朵朵父母在她上小学后,每个月都会给她零花钱,并且告诉她这些钱将由她支配。父母会在一旁引导朵朵买一些书本,如果朵朵想要买喜欢的小玩具,又或者是偶尔买点零食,父母也不会干涉。
当然,如果朵朵早早的花掉了这个月的零花钱,那么只有等到下个月才能再次领到。久而久之,朵朵自然会明白如何控制用钱,会提前有所规划,努力做到量入为出,从而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只有让孩子懂得如何对金钱进行规划,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金钱的意义,才能成长金钱的小主人。
金钱真的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亲情,买不到健康……但金钱又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其相伴一生。
正确的金钱观不仅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更能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所以不要觉得孩子还小,金钱教育刻不容缓,就从这一刻开始,家长们都行动起来。
Post Views:
146